文:高浩容 责任编辑:殷水 转载自:壹心理


01

自从世界上有了公众号,故事会的精神彷佛得到发扬。

有些人很擅长说故事,他们得到许多在不同平台说故事的机会。

然而,「事实」和「故事」有什么不同?听起来事实更高尚,故事好像带有贬意,但仔细一想,故事又不等于「谎言」,说故事不等于说谎。

这就是故事的特殊性,故事总是暧昧,游走在事实与谎言之间。

故事说得好的人,他们善于捕捉事实,并将事实重新拆解,重新组成另外一种样子。

就像一个人把一辆汽车拆了,重新组合成一辆拖拉机,这辆拖拉机里的零件都是真实存在,没有一个零件造假,但这辆拖拉机再也不是原先那辆车了。

我想起一位朋友,他总是说他不是花花公子,因为他说他对每一个女人都是真爱。

这种故事听起来似乎很真实,却又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02

某些平台喜欢找会说故事的人,因为他们重组了事实,故不用为转化出来的事实负责。当有人要他们为当中的情节真假负责,他们会说,这是故事,不是新闻报导。

但相较于那些谎言,说故事的平台又会说,他们说的故事有一定的真实性,比起那些纯然虚构的谎言,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看见没有!这就是暧昧的力量。

当故事有了暧昧的力量,故事的角色就变得灵活,同时尴尬。

尴尬在于,当故事用牺牲真实的效力为代价,在换得故事可看性的同时,也让人对真实产生了怀疑。

比如这两年的网络众筹平台,多多少少都受到那些说故事人的影响。

有些人确实生活遇到困难,生了重病,而他们治疗疾病确实很花钱,所以他们上网找好心的网友捐款。

以上内容都很真实,唯独漏掉病人家里有几栋房子,有几辆车,有多少存款。

所以暧昧的重组,也包括减法的艺术。他们为了实现自身的目的,把真实当成可以任人摆布的小姑娘。

这类故事多了,就会让越来越多人即使面对真实,他们恐怕也无法相信。

所以故事的暧昧,并不见得会伤害故事本身,但很可能会伤害站在一旁,与世无争的真实。

03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说故事呢?

我想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作者能否提前表达自己在说故事的立场。好让读者做好心理准备,他们知道自己在面对的是故事,以避免伤害真实在你我眼中的形象。

其次,说故事的目的,非但不是为了伤害真实,还具有正面的意义。

举个例子,心理咨询师在撰写探讨心理现象、咨询理论等方面的文章,有时他们会转化来谈者述说的内容,转化的目的在于保护来谈者的隐私,好让这个内容得以呈现,以让更多人了解自己。

譬如有些咨询师通过来谈者和原生家庭的故事,重新帮助大众认识个体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些人才因此意识到「我被家人道德绑架」、「我遭受不公平的对待」、「我过去以为忤逆父母就是错的,原来不是」……

相反地,如果一个咨询师撰写文章,他所谈的内容,第一、非他经历的个案、内容基本为他自己杜撰,而不是就咨询内容做简化;第二、他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流量、博取名声等目的,为了利己而不在乎这个故事有可能误导民众。

那么,这种咨询文章就在伤害关于咨询的真实,这位咨询师就在伤害行业,伤害同行。

类似的情况也会出现在教育类的文章,撰写这方面文章的教育工作者手上,当然也会出现在其他行业。

04

当说故事的人太多,而当中一些没有良心的说故事者,他们会伤害这个社会所有关于真实的画面,其最终的结果就是让一个社会处于信任危机。

一个人想要看医生,他都不知道该相信谁,即使一位值得信赖的医疗专家跟他说真话,他可能最终选择的却是一个对他有害的建议。

那么这是故事的错吗?我想这个想法又是一个逻辑错误。

真实没错、故事也没错,错的是胡乱拼凑真实的人、有意曲解真实的人;通过说故事伤害他人的人,用故事破坏民众互信的人。

如果你做为读者,你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没有说他写的是故事,还是事实。我以为你做为公民,你有权力去信询问「作者写的是真的吗?」、「他说的是从事实转化的故事?还是虚构的故事?」、「是作者的凭空想像吗?」……

任何读者都有权力去问,尽管作者不见得会回答。

不过有些行业,他们的工作和公众利益有关,所以我认为这一类工作者有义务去回答读者的提问。

比如一篇跟心理健康有关的文章,错误的信息会误导读者,无论这篇文章读起来多美、故事多动听,那都不是不回应的理由。

作者当然也可以说谎,比如一位作家撰写一位有超能力的咨询师。但前提是,他已经表达了这是一个想像出来的故事,目的是让人读得爽,而不是让公众以为咨询师做咨询靠的是超能力。

总之,希望说故事的人,不要活成他自己讨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