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提升育人品质 内涵发展彰显品牌特色 ——服装学院打造“领·秀”时尚文化节

发布时间:2023-11-2812318来源:服装与时尚设计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作为育人基地、人才高地和文化重地,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文化育、以教兴文,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服装学院聚焦润心育人,注重行为养成,延续十年举办“领·秀”时尚文化节,发挥文化育人对师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影响的作用,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逐步形成具有服装专业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和模式。

一、项目主题和思路

服装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匠心铸魂、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为使命,引领学院、教师和学生全面创新发展。通过挖掘自身优势特色文化,融合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倾力打造“领·秀”时尚文化节这一文化育人职教品牌。从2014年举办第一届“领·秀”时尚文化节开始,经过十年的不断积淀,服装学院“领·秀”时尚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七届,成为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在校内深入人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之一,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成为营造师生共同精神家园、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效活动载体。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一)以专业竞赛为抓手 培养创新应用人才

服装学院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文化育人的底色,着力培养并发展专业优势,让广大师生在学习与竞赛中继承发展服装文化,在文化交融与交流中坚定文化自信,在传承与创新中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历届“领·秀”时尚文化节期间,服装学院都积极组织开展专业竞赛和教学成果展演活动,举办主题服装秀、艺术设计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提高审美水平,提升自信能心。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自觉充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可用于艺术创作的素材,运用艺术语言深度加工,在一针一线中注入了匠心之魂,将创意的灵感赋予在作品中,独立思考、协同合作,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年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学生的专业成果展现了服装学院专业建设的丰硕成果,更增强了艺术教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

(二)以培育新秀为目标 发挥榜样示范效应

为鼓励在校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领·秀”时尚文化节都进行年度“时尚小领秀”评选,奖励在文化学习、专业技能、创新创业、社会工作、文体活动等方面表现突出,为学院赢得较高荣誉或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学生。在文化节评出的学生“小领秀”中,朱锴斌、刘源获评国家奖学金;陈怡获评“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高职组)江苏省复赛公共英语组二等奖;刘夏、刘柯柯获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服装制版与工艺技能大赛”三等奖;殷梦芸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技能大赛二等奖……树典型,立榜样,促学风,充分发挥朋辈榜样引领示范作用,不仅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良好精神风貌,同时旗帜鲜明展示了“积极向上”的强大正能量。

(三)以名师名企为引擎 驱动产教协同育人

1、名师赋能 启智润心

服装学院培养青年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给广大学生提供知识共享、观念互动的学术氛围,创造学术研究、思想传播的良好平台,结合学生特点精准定位,以“领·秀”时尚文化节为载体邀请校内外丰富的名师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讲座,将学生的道德修养、业务知识、工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机结合,力图引导学生多学习和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前沿论点和热点问题,更好地认知、融入社会,启迪学生智慧,解决学涯困惑,合理规划人生,丰富校园文化,为培育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空间。江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品牌服装产业链首席专家沈雷教授,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主任,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首席专家崔荣荣教授,苏州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博导潘志娟教授;南通大学工学博士,葛彦副教授;苏州大学方敏教授;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玉平教授等著名学者都受邀出席文化节并主题授课。

2、校企共话 协同育人

服装学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谋划主动作为,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将行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培养高度融合。文化节期间服装学院精心筹备“校企共话”圆桌论坛,邀请华利达服装集团、常州老三集团公司、江苏利步瑞服装、无锡红豆集团、江阴海澜集团等多个知名企业参加,为校企双方进一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搭建了平台,明确了合作内容和方向,实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实现校企资源的优化结合,达到双赢的目的。同时将行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跟文化育人进行有机的融合和接轨,提高专业的教学水平,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1、服装学院终坚持以育人为中心,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为目标, 将文化育人的精髓融入艺术教育、科学研究、专业建设、社会实践之中,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合力育人的格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装学院始终坚信,教育是传递知识、塑造人格、引领未来的重要使命。

2、服装学院提炼学校专业特色,形成内涵,结合多维力量,增强学生校园文化体验度,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切实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对学校整体育人工作起到有效促进作用。以“领·秀”时尚文化节为载体有效给予学生以思想引领、价值认同、行为引导,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学习工匠精神,建立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品德和生活习惯,为学生精心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家园。 

3、服装学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谋划主动作为,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将行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培养高度融合,实现了党建引领专业建设的品牌示范效应。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1、服装学院将进一步依托专业优势,发挥艺术教育的特点,着力思考文化育人长效机制,继续深入打造“领·秀”时尚文化节这一文化艺术品牌,塑造青年学子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切实落实好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下一步,服装学院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积极参与地方的文化建设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贡献;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作为服装学院的品牌项目,领秀时尚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六届。服装学院通过组织系列专业活动,总结专业成果,彰显“项目引领、成果导向、技艺融合”的育人特色。服装学院将以打造国家级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绩效改革力度,激发广大师生的内生动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装学院将秉承“共创美丽,引领时尚”的办学使命,为把学校建成“现代化、国际化、智慧型、创业型”国家级高水平职业院校的目标不懈奋斗。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和文化强国战略,积极探索高校文化育人新路径,打造文化艺术品牌,塑造青年学子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切实落实好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